寿县民俗--“避毒、赏游”端午节
内容摘要: 它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员,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黏合剂,是人们消弭隔阂的愉快手段,是防疫保健的健康节。 |
唐玄宗李隆基曾有一首《端午》诗,诗中写道:“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盐梅已佐鼎,曲蘖且传觞……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端午节在唐代就已经是人们共同欢度的佳节了。 有的地方还举行龙舟竞渡。长河、湖泊之中,桨棹翻飞,锣鼓齐鸣,喊声雷动,实实令人振奋不已。
端午节,最早始于春秋战国时期,较早的文字记载是《风俗通》、《荆楚岁时记》等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,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,都要到野外踏青,儿童聚在一起玩“斗百草”游戏,家家采摘艾草悬挂于门上,吃粽子,竞渡,采药,等等。端午原来称作“端五”,后来因为唐玄宗是八月五日出生,为了避讳才改“午”为“五”,自此沿袭下来称作“端午”。
将这个日子定为大众节日的缘起,目前尚有几种说法。《唐会要》这样记载:龙朔元年,唐高宗问他的左右侍臣,五月五日的节日原为何事而起,大臣许敬中回答说,据《续齐谐记》,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,楚国的人们为了表示哀悼,每逢这个日子即以竹筒装米,投入江中以示祭奠。此后,唐朝开元年间曾下诏书,规定每年五月五日,诸州的明经、进士等科的文人学子,都要拜谒先师,各地的学宫要在这一天开课讲专题。闻一多先生在他的《端午考》一文中称,这一节日最早的起源当是龙的节日,传袭至今的龙舟竞渡就是例证。无论何种说法,端午节的民俗活动,很早就在我国大江南北流传,其内容和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同小异,总的都是以“避毒”和“赏游”为特征。
在寿州,端午节时,人们用艾叶悬挂在门头上,以挥发性的香气驱赶邪气。用丝绸等织物包裹艾叶,缝制成樱桃、葫芦、小虎、蝙蝠之类的形象,以彩线串连,挂在发髻或小儿的颈项和手腕上,以祝福吉祥。用塑有蛇、蝎、蜈蚣、蛤蟆、壁虎等“五毒”形象的糕饼,邻里相互馈赠,祝福他们消毒免灾。用雄黄在小儿额头上画一“王”字,意为“壮虎威”。端午当日不到井中取水,为“避井毒”。新婚儿女要一同回娘家,称为“走端午”。门上倒贴剪纸小葫芦,以祈福拒毒,节后将小葫芦仍在道路上,称为“扔灾”。这一天,家家还要杀一只鸭子,叫做“五月端午杀鞑子”(鞑子,异族入侵者),以表示消灭入侵者的决心。当然,人们更有一些实际的方式来度过节日。那一天的中午,人人必须饮雄黄酒或菖蒲酒,吃大蒜伴面条,用雄黄 酒涂耳鼻。这都是一些便捷的消毒法。用新鲜苇叶包粽子,是清香扑鼻的好点心。
最后就是郊外健身活动了。男人们爱在这个时候到水中玩耍,于春末夏初的日子里,在尚有凉意的水中嬉戏,当别有一番情趣。无论青年、壮年或是少年,酒足饭饱之后,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,纷纷奔向附近的池塘或河流,跳入水中。只见人人赤裸裸、白生生,个个都是“浪里白条”一般,尽情地在那水中追逐、打闹。妇女们可就不一样了,她们做完了家中繁琐的节日杂务,匆忙梳洗打扮,约上三五女友,前往郊外踏青。大家穿红着绿,嘻嘻哈哈,行进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之中,享受着大自然美好的恩赐。
源远流长的端午习俗,在人们的心中已是挥之不去、难以割舍的节日情节。它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员,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黏合剂,是人们消弭隔阂的愉快手段,是防疫保健的健康节。
特别声明:
1、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寿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门户和原始作者。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。
2、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,我们深表谢意。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即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。
3、本站宗旨:爱我寿县、不忘家乡、联络感情; 资源共享、团结互助、共同发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