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县民俗---新腊共食腊八粥
内容摘要: |
古城寿州的人们欢度春节也称“过年”。每年的这个日子,是从农历腊月初就拉开序幕了。腊月的这个称谓,大概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,是由一种祭祀活动而产生的名称。古时候,人们在腊月这个阶段举行人神同乐活动,称作“蜡日节”。《广雅•释天》:“夏曰清祀,殷曰嘉平,周曰大蜡,秦曰腊。”在古代,祭祀百神的活动称为“蜡”,祭祀祖先的活动称为“腊”,秦汉以后就统一称为“腊”了。腊祭的祭祀对象,是被认为与家庭有关的包括人神、动物神、田间诸神等八种神祗:先啬、司啬、农、邮表棳、猫虎、坊、水庸、昆虫。这八种神祗后世称之为“八蜡”。祭祀的目的是报答农业诸神,庆祝丰收。各个历史朝代的人们,确定“蜡日节”的时间是很不相同的。最后,经过长期的演变,人们渐渐选定了腊月初八“腊八”这个与“八蜡”语音相反相近的特点,作为“腊八节”。这一天,家家都要用八种不同的粮食煮粥,全家共食之,名曰“腊八粥”。在新进腊月的日子里,以此作为纪念。
这样的习俗,寿州的人们也是乐此不疲的。这种由八种不同品种的粮食放在一起煮成的粥,再添加一些糖,不但是一种美味,而且是一种营养食品,更是享受五谷丰登喜悦心情的一种象征。这一天,大家做好了粥,除留下自家食用的以外,还可以馈赠他人。这个时候互赠腊八粥,更加增添了邻里和睦相亲的美好气氛。
在寿州,历来还有腊月腌制腊物的习惯。将宰杀后的鸡、鸭、鹅,或牛、羊、猪等家禽家畜,用咸盐腌制以后,再“打卤”晒干,以备春节食用或馈赠亲友。每逢腊月,只见家家庭院前、屋檐下,大一串小一串,各种腊物竞相排列悬挂晾晒。直至今日,这种腌晒的腊物,仍然倍受青睐,不仅在腊月,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,也常常出现于各类餐桌之上,而且还早已传播到大江南北的宾馆酒楼筵席之中了。
特别声明:
1、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寿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门户和原始作者。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。
2、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,我们深表谢意。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即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。
3、本站宗旨:爱我寿县、不忘家乡、联络感情; 资源共享、团结互助、共同发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