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县端午民俗:缝香包、包粽子、炸油果
内容摘要: 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楚文化的积淀地,由于处于江淮之间,民俗文化异彩纷呈。其中,端午民俗被列为全国35个端午节民俗集中分布区之一,是安徽省唯一列入的地区。 |
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楚文化的积淀地,由于处于江淮之间,民俗文化异彩纷呈。其中,端午民俗被列为全国35个端午节民俗集中分布区之一,是安徽省唯一列入的地区。 寿县端午有吃粽子、艾叶悬门、女孩带香荷包、男孩穿虎头鞋的习俗。 在东大街报恩寺一带,东园几户种香草的人家,凌晨两三点钟起床,支一口大锅,一名大嫂负责烧开水,几名壮汉将割好的香草放进锅里煮,等到香草煮熟了,再捞出来,扔进地窖里,反复地将香草踩板,经一夜浸沤,次日一早就可以将香草取出,放在干净的地方进行晾晒。 一大早,大家有的用板车拉,有的用自行车托,大嫂负责把香草从地窖取出来装车。香草都拉到报恩寺门前一片平坦的水泥地上,摊开,晾晒。从去年9月播种到今年4月收获香草,历时8个月。 晒干以后的香草是香荷包香料的好材料。这时候,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开始用香草缝制香荷包,古城的大街小巷氤氲着香草的气息,端午的脚步说近就近了。 在南街菜市场的路边,猫头鞋、虎头鞋摆上了地摊。“猫蹬桂,活百岁”、“事事如意一棵葱”。鞋上的虎头有辟邪的用意,表达了祈福小孩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。端午前夕,老奶奶就带上绣好的猫头鞋、虎头鞋摆出来。 临近端午,一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,也是最温馨和其乐融融的时刻。粽子里有的包蜜枣、有的包豆沙,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甜蜜。早点铺生意更好了,卖油条的师傅更是忙得不亦乐乎,炸油条,老百姓说是炸鬼腿。小时候,奶奶还会给我们炸“猫耳朵”,又好吃又好玩! 端午,人们在享受美食时,也不忘缅怀屈原,祈祷国泰民安。
特别声明:
1、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寿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门户和原始作者。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。
2、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,我们深表谢意。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即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。
3、本站宗旨:爱我寿县、不忘家乡、联络感情; 资源共享、团结互助、共同发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