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处皆文化---盘点寿县古城十大文化特色(中篇)
内容摘要: 处处皆文化---盘点寿县古城十大文化特色(中篇) |
金汤巩固的城墙文化 在冷兵器时代,城墙是最好的防御工事。寿县现存的古城墙为南宋嘉定十二年(公元1220年)建康都统许俊为御金兵“即旧址”重筑,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 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灿若群星,寿县城墙则以其特殊的形制构造与功能,被许多专家和学者叹为国内之珍,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城开四门:北门曰“靖淮”、东门曰“宾阳”、西门曰“定湖”、南门曰:“通淝”,城墙周长7147米,城墙为砖壁石基,城平面略呈方形,四门均设城楼和瓮城。与国内其他古城墙相比,寿县城墙的形制构造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部位上:创建石堤、改变城门走向、修筑月坝。清同治十三年(公元1874年)重修后,州人孙家鼐曾为之记,赞其“若匹练之横亘也,若生铁之熔铸也”。 嘉靖二十九年(公元1550年)后,改变东西、北三城门的位置、方向。明初,四处瓮城的内外两门都还处在一条中轴线上,即直通式,而察之城门现状,南门仍为直通式,而地势低洼的东、西、北三处的门向、位置却发生了变化:东门的外门位置北移,偏离中轴线4米,北门的外门向西,西门的外门朝北,既有利于御敌,又便于减轻洪水直接对城门的压力,这是古人在城垣建筑中对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。 明万历元年(公元1573年),知州杨涧创建东北角和西北角涵洞(水关)月坝,坝上分别有“崇墉障流、金汤巩固”题额。 寿春古城墙的独特防洪设计,创造了水利史上的奇迹。 建国后,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其维修加固,1986年通过社会集资恢复重建了东门宾阳城楼,1999年恢复北门靖淮城门,2000年建成仿古式南门通淝楼,2006年恢复建设西城门及城楼,依照原形式恢复瓮城及城墙工作已列入议事日程。经历了1954年、1991年两次洪水围城的考验而安然无恙。 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寿县地处江淮之间,几千年来的发展和演变在衣食住行、娱乐劳作等方面的风尚习俗,既与其他地方有共同之处,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,可谓特色显著,独树一帜。 风俗包括岁时、婚丧嫁娶、衣食住行、寿诞、农事习俗等。 岁时主要内容有春节、元宵节、二月二、清明节、寒食节、端阳节、中元节、中秋节、重阳节、腊八节、祭灶日、除夕。现摘要叙述一二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“过年”、“岁朝”,建国后定名为“春节”,为一年最隆重的大节,时间三天。初一早晨,大人小孩均身穿新衣,家家户户烧香点烛,燃放爆竹,门旁贴财神,迎接新年。 农事习俗中,有试牛、身包饭、扫尘、剃龙头、洗年脚、除夕喂牛饭之俗。如扫尘之俗,是一种讲究卫生的表现,民谚有“要想发,扫十八;要想有,扫十九”之说,除夕前,民间男性无论老幼都要剃年头,民谚有“有钱没钱,剃个光头过年”之说,大有辞旧迎新的意思。 在民俗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节庆期间的民间文艺活动,以寿州锣鼓和正阳关肘阁、抬阁、穿心阁为代表。寿州锣鼓历史悠久。寿州锣鼓队根据沿淮地区传统的“十八番”、“凤凰三点头”、“长流水”等锣鼓乐谱改编,保留节目是《寿阳春》,分为“状元行”、“楚都欢歌”、“龙虎斗”三大部分,分别以寿县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蓝本,加以创作和演绎,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。如《淝水之战》,通过锣鼓的轻重缓急,表现短兵相接、两军对垒的悲壮激烈,令人荡气回肠。 正阳关肘阁、抬阁、穿心阁,于清道光之前从山西、河南等地传入。它集杂技、彩扎、灯光、音乐为一体,小演员们在道具上表演民间传统节目,配以锣鼓和箫、笛、管伴奏,整个表演高、难、险、美,被誉为“空中芭蕾”。 寿县的宗教有道教、佛教、伊斯兰教和基督教,形成了形态各异、特色鲜明的宗教文化。 道教源于古代神道的巫祝史,转而为方士,形成道教。道家文化的核心是“天人合一,对称互补”,强调人与自然和谐。今寿县道教除四顶山奶奶庙外,余多不存。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,尤其是近年来恢复或新建了八公山道教建筑群,道教出现生机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四顶山古庙会,吸引着周围县市民众,盛况空前。
寿县佛教始于南朝前期,以报恩寺为最。报恩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,为中国传统寺院的一大建筑群。大雄宝殿内泥塑十八罗汉像,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近几年,由九华山安排僧人主持恢复佛事活动,新建和扩建佛殿,装修佛像,使报恩寺更加雄伟壮观,吸引了更多游客和信众前来浏览和进香。
伊斯兰教传入寿地,是以回族来居为始,回民多信仰伊斯兰教。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的清真寺,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格局建造。伊斯兰教崇尚绿色,寺内宋代栽种的5株银杏参天,笼罩庭院。
基督教是清末由美国传教士传入,现在在寿春镇和其他乡镇均设有教堂,供信教群众参加活动。位于寿春镇东大街的基督教堂,俗称福音堂,是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出资于1924年兴建的,现为当地教徒活动的场所。建筑结构糅合了中西建筑的风格,蕴含了大量的中西文化信息,为研究近现代中西文化和宗教文化在寿县传播提供了实物资料。1928年3月,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,这里遂成为中共寿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,1994年公布为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现为六安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博采众长的美食文化
“走千走万,不如淮河两岸”。寿县由于地处江淮之间,物产富饶,盛产稻米、小麦,畜禽、水产品和蔬菜均为天然绿色、无公害食品,为寿县饮食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席之地,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寿县饮食属于徽派菜系,色重、味浓、口感偏咸,注重菜肴的色泽和搭配,讲究刀功和火候。城镇和乡间进入农历九、十月份有腌制咸鸡腊鹅等肉食品的习俗,腌制食品可煮可蒸。
豆腐菜肴是当地居民饮食重要组成部分。淮王鱼、瓦埠湖银鱼等当地特产,风味独特,成为海内外消费者的必选佳肴。
寿地民风纯朴,素为礼仪之乡,在饮食上很有讲究。以双数居多,喜庆时上圆子,谓之团团圆圆。春节是一年中的重要节日,民间有许多关于吉祥菜的说法:油酥好的鱼嘴中塞进洗净的大葱,谓之充足有余、年年有余;冻豆腐泡,谓之斗福。
寿县城区回族同胞多达上万人,体现回族风味的美食也十分红火。早点有牛肉汤、油馍、辣糊汤、油茶等。回民经营的餐馆和熟食摊点中,以牛、羊、鸡、鱼为主打菜,辅以当地产的东园、南园大白菜,风味独特;咸水鹅、卤牛肉、卤羊头肉、羊蹄等熟食也堪称一绝。
目前,在寿县城区餐饮类门市、摊点近200家,其中有较大规模、上档次的餐饮企业近十家。主要以徽菜为主,兼顾湘菜、川菜等其他风味,并且注重了对豆腐菜品的研制。
在婚宴结束时,东家会为客人奉上一种美食,谓之“大救驾”。说起“大救驾”,还有一个传说:历时三年的后周围困南唐的寿春之战结束后,后周大将赵匡胤得胜率部进城时,由于长期苦战,劳累过度,人困马乏,饥肠辘辘;城内厨师用面粉、白糖、猪油等原料做成糕点献给赵匡胤,赵食之连声称好。赵匡胤黄袍加身,成为宋代的开国皇帝后,谈及寿春城内的糕点“救了朕的驾”,“大救驾”便由此而得名。
当地还有一种美食是面筋。据载:宋相吕夷简居寿州时,“以麦粉和水洗之,凝结成团,创制面筋,品质精脆,撕缕不断,荤煮素炒,脆利可口。”在《事物记·绀珠篇》中有吕夷简创制面筋的解说。
寿县美食文化源远流长。经营者中著名的老字号有聚红盛、小而真、大美兴等。
徜徉寿春街巷,聆听寿州历史上的传说故事,品尝地方美食,实乃快事。如今的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黄金周,外地人士休闲、自驾游纷至沓来,一饱口福,方知“走千走万,食在寿县”并非妄语。
特别声明:
1、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寿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门户和原始作者。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。
2、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,我们深表谢意。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即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。
3、本站宗旨:爱我寿县、不忘家乡、联络感情; 资源共享、团结互助、共同发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