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县乡镇篇---窑口人说窑口的历史记忆
内容摘要: |
窑口乡濒临瓦埠湖,位于寿县城南10公里处,地理位置座标:东经
116°41’--116°54’北纬32°22’--32°22’。东濒瓦埠湖,与淮南市及长丰县隔湖相望,西连双桥镇、安丰塘乡,南邻堰口镇、陶店回族乡,北界陡涧河与寿春镇毗邻,全乡总面积为144平方公理。现有耕地面积6.5万亩,人口34029人。辖8个行政村和1
个居委会,共有274个村民组。203省道纵贯南北,地理条件独特,水产资源丰富,经济环境优越。 在“加快发展,富民强乡”目标的感召下,窑口乡以“生态、政策、服务、诚信”为宗旨,利用本乡区位优势,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,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前景。目前,乡机关内设党政办、计生办、社会事务办、经济发展办及群团组织;事业单位主要是农业站(所)即:农经站、农业综合服务站、畜牧水产站、文广站、财政所、水利站等。乡班子成员有10人,即:乡党委书记王振宽;乡长王磊;人大主席刘正江;副乡长王传伦、徐广俊、汪健;纪委书记徐世平;组织委员、政法委员尹宗轶;宣统委员张瑞岚;人武部长陈志;乡党政办主任周基斌。当前全乡广大干群正牢牢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,紧紧围绕在乡党委、政府的周围,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”的道路上阔步前进,一个经济腾飞、社会安定、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新星在县城南郊冉冉升起,并将散发出绚丽的光彩。 窑口乡因窑口集得名。窑口集,古称姚家沟,后称姚沟,原为陡涧河渡口小店,因渡口附近商贸繁荣后渐形成集市,大约形成于清代中期,光绪16年《寿州志》有姚沟集之称,后演称窑口集。1949年在此设窑口乡,1958年成立窑口人民公社,1960年并入堰口人民公社,1961年恢复窑口人民公社建制,1983年改社为乡,1992年和陶圩乡合并成窑口乡,辖19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,人民政府驻地为窑口集,2007年村级区划划调整后合并为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。
窑口乡地处沿淮平原,地形平坦,西高东低,地面平均海拔在24米左右。东北为瓦埠湖河湾洼地。全乡有15个行政村沿湖,洪涝灾害频发,1991年和2003年均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,给全乡群从生命财产安带来极大威协。此外本乡还遭受过雷电及龙卷风袭击。该乡全年平均气温为15℃,最热月(7月)平均为28℃,最冷月(1月)平均气温为0.8℃,年降雨889毫米,无霜期为214天。土壤系黄棕壤、水稻土、潮土、砂礓黑土。
窑口乡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。早在1926年薛卓汉在窑口集党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窑口集特支,直属党中央领导。以窑口小学为活动中心进行革命活动。抗日战争时期陈如宝在窑口一带组织游击小组进行武装斗争,曹云露领导的抗日自卫第一军第三直属大队驻扎窑口集抗击日寇。
近年来,在“加快发展、富民强乡、全面建设和谐窑口”目标的感召下,窑口乡利用本乡区位优势,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,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前景。全乡农业以生产小麦、水稻为主,油菜、豆类及棉花等经济作物为辅。随着全乡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,近年来畜牧水产养殖也在不断壮大。2007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了1.6亿元,粮食总产8.4万吨,油料总产552吨,棉花总产达140吨。水产品产量达1296吨,畜牧业总产值达1112万元。通过近几年的调整、充实、提高,全乡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,抵御市场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。截至目前,全乡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62户,民营企业25家(分布在寿六路民营经济长廊的有10家),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,年纳税5万元的民营企业4家。优化投资环境,加大招商力度,抢抓机遇,筑巢引凤是乡党委政府的目标。总投资1000万元的寿县浙慈打火机有限责任公司、投资300万元的光辉皮具厂、山东客商投资600万元的窑口玻璃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6000千万元的真武万头养猪场及投资500万元的粮台野猪场等一批招商企业先后落户窑口,招商引资呈现可喜的局面。
特别声明:
1、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寿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门户和原始作者。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。
2、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,我们深表谢意。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即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。
3、本站宗旨:爱我寿县、不忘家乡、联络感情; 资源共享、团结互助、共同发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