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古城出发,我们不再等待!
内容摘要: 寿县城内号称有七十二巷道,将爷巷、箭道巷、南过驿巷等等每个巷道都有故事传说,2600多年的物是人非,每个巷子的每个院落、脚底下的每块青石板都镌刻满了故事,有心人稍加捡拾都是文章。 |
幼年时,曾痴迷地听老家来人说起寿县,有城墙、有庙会、有淮南王刘安,还有淝水之战、时苗留犊、赵匡胤困南塘等许许多多的故事。有个本家姑姑嫁到了寿县城,让老家一个村子的人都羡慕。那时,我觉得寿县简直和北京不相上下,因为我上学的启蒙课本第一课就是——我爱北京天安门。
带着童年时的美好想象,参加工作时我就选择了寿县。耳濡目染、身在“此山”,才慢慢感受到寿县厚重的文化底蕴,2600多年的历史积淀让寿县在全国林立的县级城市中脱颖而出,于1986年便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
走进了寿县城,也就走进了历史。蜿蜒相环、古朴沧桑的古城墙完善于宋嘉定时期,东南西北的城门分别为东门宾阳、南门通淝、西门定湖、北门靖淮,现在唯有宾阳和靖淮为瓮城,以东门“宾阳门”举世闻名。这里,曾经是“淝水之战”的古战场遗址,谢安的8万兵力与苻坚的80万兵力较量,他们共同演绎了以少胜多、骄兵必败的范例,注解了风声鹤唳、草木皆兵的具体生动场面。寿县,因此写入战争文化的篇章,如今的东门宾阳楼还有隐隐远去的鼓声。
如今的寿县城墙没有了战争防御性能,却继续发挥着抗御洪水的“职能作用”。由于地处淮河流域,每遇夏季汛期洪水泛滥,该城墙固若金汤,立显神威。经历过1954年、1991年两场特大洪水,寿县城墙经受住了考验,赢得世人的交口称誉。当时,城外水位将及城墙顶端,城内却安然无恙并无积水,城里的积水可以通过东北角和西北角的“金汤巩固”、“崇墉障流”排放到城外的高水位里,这一高超的水利技术至今令专家费解。近日,有新闻界朋友建议将这一现象放在网上炒作,让更多人了解知道这种情况,探索科学之谜。寿县城身处淮河之滨,地势低洼却安然无恙,不由得让人对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感到由衷敬佩!宋人梅圣俞曾经悠然地吟咏:“寿州城高枕淮水,丝蒲疏疏暮帆起。”
其实,寿县最让人称道的是豆腐的发祥地。发明豆腐的祖师爷淮南王刘安墓,就坐落在寿县城北八公山乡境内。春天里,山风习习,飘来缕缕清香,山坡上万亩梨花绽放,好一个风水宝地!难怪当年王爷选择此处谈古论道,求仙炼丹了。作为政治家的刘安远没有在文化上的贡献巨大,他率领八位贤达编纂了一部“牢笼天地、博及古今”的《淮南子》,直至今天在世界范围仍产生重要的影响。
寿县城内号称有七十二巷道,将爷巷、箭道巷、南过驿巷等等每个巷道都有故事传说,2600多年的物是人非,每个巷子的每个院落、脚底下的每块青石板都镌刻满了故事,有心人稍加捡拾都是文章。
可是,这些年来寿县却一直沉默着,慕名而来的游客对寿县有诸多的失望,了解历史的人为寿县而惋惜,说是“拿着金饭碗讨饭”。湮没太久的寿县不甘心、也不会永远沉沦,众多的发展机遇,无疑为寿县的发展乃至今后的腾飞提供了有利契机。
古城已经出发,我们不再等待。
特别声明:
1、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寿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门户和原始作者。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。
2、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,我们深表谢意。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即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。
3、本站宗旨:爱我寿县、不忘家乡、联络感情; 资源共享、团结互助、共同发展!